标题:韩镜清:入瑜伽论 内容: 入瑜伽论陈那菩萨造? 印度堪布达磨室利跋多罗? 及译师贤宝译梵为藏並校定? 韩镜清译藏为汉小序? ?多知陈那为因明大师,由此论亦可知其为瑜伽行者,并亦以唯识观为证真如唯一善巧方便,符合慈氏法门修行要领。 今并揭示其理趣之所由来,合《显扬圣教论》中第九《成瑜伽品》刊行之,以利悟解而善修习。 ?? 镜清识? 一九八九年八月二日? 〔一〕《入瑜伽论》? 入瑜伽论陈那菩萨造? 印度堪布达磨室利跋多罗? 及译师贤宝译梵为藏並校定? 韩镜清译藏为汉? 敬礼童身曼殊室利! ?? 既闻广论又确解,胜义真如、具净信,? 安坐柔适座垫间、具慧当勤修瑜伽:? 所取、能取、二、非二、所谓自我、及他身、? 涅槃、生死众分别、毕竟捐棄,意等至。 ?观见无馀所知境、犹如幻化、寻香城。 ?彼以真如金刚智、极善剖析身幻轮:? 一切行相极美妙、离初终分、无分别。 ?如同无垢光照耀、定破黑暗,等虚空,? 唯自显现内体性、观见自心本无生。 ?由彼、成为观见此,彼则当见亦如是。 ?具无所缘心体性、乃说真如及实际。 ?如是渐次修学故、当得灭除名言智。 ?此中如实触加行、任运可得五神通。 ?与此相应瑜伽师、能作无量众生利。 ?圆满此行瑜伽师、极长久时当安住。 ?身如金刚无破坏,不为烦恼魔等动。 ?所谓智度诸瑜伽、即可常与彼等俱。 ?虚空藏等诸等持、一切诸定当圆满。 ?唯悟入我论瑜伽、由正加行积众善。 ?唯愿一切诸众生、速得一切智中智! ?〔二〕《显扬圣教论成瑜伽品》第九? ?复次前说菩萨於此位中先修因力等,云何名为先修因力耶? 颂曰:? 般若度瑜伽,等至无分别,? 一切、一切种、无有分别故。 ?论曰:依止三摩钵底(梵为Samaptti,藏为Som-pa r-hjng-pa. )发起般若波罗蜜多瑜伽胜行,即此正慧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 此所依止等至无有分别。 於一切法及一切种(行相)无分别故。 ?云何一切及一切种(行相)? 颂曰:? 一切、一切种,三相、与三轮:? 谓名相(及能)、染净、及俱非二种。 ?论曰:一切者:谓三轮:一、所知境。 二、能知智。 三、能知者。 一切种者:谓三相:一、名(及能)相。 二、染净。 三、俱非。 名者:谓假立等十二种名①。 〔注〕(能)相者:谓自(能)相、共(能)相。 染者:谓染污法。 净者:谓诸善法。 俱非者:谓无覆无记法。 ?复次、如是所说无分别者、於何等法说无分别耶? 颂曰:? 於法、及法空、无二种戏论,? 无分别无穷;此上、非应理。 ?论曰:法与法空、俱无二分别、二种戏论故,名无分别。 云何为二? 谓有、及无。 何以故? 色非是有。 遍计所执(能)相无故。 亦非是无。 彼假所依事有故。 色空亦非有。 遍计所执(能)相无所显故。 亦非是无。 诸法无我有所显故。 如於色、色空(性),如是於馀一切法、及一切法空(性)、当知亦尔。 非离法及法空(性)外、更有馀境是可得者。 是故但说二无分别。 非无分别更无分别、有无穷过。 此上更无所知境故。 ?复次、颂曰:? 若都无所取,无慧、亦无度、? 俱成取离言。 为顺、非无用。 ?论曰:此若无有二种分别,即无有取。 都无取故、慧体尚无,況到彼岸! 是故必有离言(能)相取。 由此取故、慧到彼岸二俱成就。 所以者何? 由此圣慧虽不取如所言(所)相性,而取离言能相性故。 问:若此圣慧不取如言(所)相性者,宣说正法应无所用! 答:不然,为随顺故。 所以者何? 为欲随顺离言能相取、是故如来宣说正法。 ?? 註释? ?①亦见《显扬圣教论》〈摄净义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有文相同,但译名有异。 今注明其下,其文云:? 名身者:谓共了增语。 此复略有十二种:一、假名(假立名),二、实名(实事名)。 三、总名(同类相应名)。 四、别名(异类相应名)。 五、随义名(随德名)。 六、戏论名(假说名)。 七、易名(同所了名)。 八、难名(非同所了名)。 九、显名。 十、隐名(不显名)。 十一、略名。 十二、广名。 假名者:谓於内诸蕴立我、有情、命者等名。 於外诸色立瓶、衣、车乘等名。 实名者:谓於眼等、色等、立根、义等名。 总名者:谓有情、色、受、大种等名。 别名:谓佛友、德友、青、黄等名。 随义名者:谓质碍、故名色。 领纳、故名受。 能照、能烧、故名为日,如是等名。 戏论名者:如呼贫名富。 如是等类不观於义施设彼名。 易名者:谓共所知想。 难名者:谓翻於彼。 显名者:谓其义易晓。 隐名者:谓其义难晓,如达罗弭茶明咒。 略者:谓一字名。 广者:谓多字名。 发布时间:2025-07-16 13:08:39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