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辽时期的舍利塔 内容: 沈阳舍利塔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称塔湾舍利塔,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 "该塔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由北方契丹人修筑,1640年(清崇德五年)重修, 是沈阳市历史较久的古建筑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为密檐塔。 1985年维修时,发现塔身为空心,这在全国同类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塔内出土有鎏金佛、舍利子、经卷、瓷器等大批珍罕文物,地宫四壁尚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 此塔北侧新建了一座沈阳古塔遗物陈列馆,馆内展出有沈阳各塔先后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 无垢净光舍利塔东眺昭陵,南临沼泽,古色苍然,风景甚佳。 武安舍利舍利塔武安舍利塔,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下辖武安市城区内,塔高38. 71米,通体砖砌,共有13层。 平面呈正八噗形,每边长3. 4米,造形玲珑,古香古色,远望挺拔雄伟。 每层东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门,出檐下有砖砌斗拱,各层斗拱垛数,尺寸大小不一。 二、三层增建平座,二层四面有窗。 塔分内外两层,塔心为八角形的塔柱,内外层之间留有通道,可由台级而上达第九层。 由于塔身逐渐缩小,到十一层为木托着塔刹,塔心柱一至七层和九层留有一方室,为置佛而设。 据文献记载,妙觉寺舍利塔,始建于宋代,虽经多次大地震,然而至今仍矗立无恙。 道光十年的大地震,塔附近的建筑物几乎全毁, 而古塔却巍然不动,其坚固程度难以想见。 它已成为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舍利塔为原妙觉寺主要建筑之一,寺已毁,惟塔存。 塔与寺均建于宋元佑六年(1091年),砖制,楼阁式,高38. 7米,是河北省南部现存最高的宋塔。 延庆寺塔延庆寺舍利塔,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城区西北延庆寺内。 因塔下埋舍利佛珠,故名。 亦称龙潭寺塔。 宋景右元年(公元1034年),济源县通慧禅院比丘法言提供舍利佛珠数十粒,与济源县延庆寺主持省初步共同创建。 塔门南向,高28. 16米,为七层密檐式六棱砖塔。 塔檐由简洁的迭涩砖层组成。 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形。 塔内外各层壁面嵌有砖雕佛龛千余块,镌刻精细,造型生动,类似北魏手法。 自北券门拾级登上第二层,可里外旋转沿至塔顶。 塔内部筒状结构,二层以上有迭涩式砖层楼板。 南门内置《大宋河阳济源县龙潭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记》碑。 塔西有龙潭泉,为济水西源。 “龙潭夜月”为济源九景之一。 染红舍利塔染红舍利塔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宣务山西北侧染红村南的石佛寺遗址。 该塔呈坐北面南向,塔高8米,为7层(含座)5檐砖砌建筑,檐下有斗拱,其肃穆玲珑的造型,充分体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造型美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舍利塔始建年代虽无从查考,但考其造型似为北宋时期的建筑。 经辨析寺内残留碑文证实,该石佛寺原属佛教禅宗五家门派之一的临济宗。 寺内禅师圆寂后,佛教徒们将其小股尸骨(佛语谓之“舍利”)置于塔中,“舍利塔”因此而得名。 该舍利塔是中国现存临济寺古塔中极少的宋塔之一。 元朝孝泉舍利塔(元朝)孝泉舍利塔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孝泉镇三孝园内,始建于汉代,隋大业初仅存塔基,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安西府人赵文德发愿修塔,修至七层终止,其弟赵文礼续修六层,于至正十三年告竣。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481年)僧宝印改置琉璃宝顶,故又称“龙护舍利琉璃宝塔”。 该塔建于两层台座之上,为密檐式四方砖塔,共十三层,高37米,塔檐四角挂有铜铃,塔内有盘旋阶梯可登至十一层,清乾隆、嘉庆两朝以及民国年间均作过大型维修,塔前存有清代建成的藏经楼一幢。 孝泉舍利塔是四川省现存唯一的一座元代砖塔,它是研究四川砖塔演变过程的重要实物佐证。 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时间:2025-07-02 09:50:39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