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蕴”有“质碍”之义。“色”即“物质”,“质碍”即“障碍、阻碍”,“质碍”:即是说物质在同一空间中是互相妨碍的,比如说交通事故,无论是汽车和汽车之间的碰撞,还是汽车和行人之间的碰撞,都是因为有“质碍”。在冷兵器时代,人们为了争夺生存领地,用大刀长矛互相厮杀,“刀”与“剑”互相触碰时,因为“质碍”会崩裂出“火花”,这些“质碍”现象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
“质碍”与“融通”相对,“光”和“声音”可以同时存在于某一空间,“物质”(色)就不行。 在“光”与“光”的世界中,“光”是可以互相“交融”的,因为“光”与“光”之间没有“质碍”之义。比如说在一个大厅(或舞台)里有很多的“灯”,你的“光”可以“融入”这个空间,我的“光”也可以“融入”这个空间,“此光”与“彼光”互相并不妨碍,我们要向光学习这种“互相交融”(和谐共处)“互不妨碍”的精神。
“色蕴”是真实的存在吗?“色蕴”的实质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中开示:“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楞伽经》云:“藏识为所依,随缘现众像。如人目有翳,妄见空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