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这个词你读对了吗,是什么意思

先讲读音,般若其实是梵语Prajna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读音为般若(bōrě)。

为什么要意译为般若(bōrě)呢?按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为过去翻译佛经的原则是观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宁可译音再加以注解。就像现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译“气”字(气功的气,修道的气)就不能翻,因为不能译成瓦斯,也不能译成空气,或其他的气。由于外文每一个气都有一个专有的字,而中国字却不同,气字上面多加一个字意思就不同了。空气、煤气、电气,就是人发脾气,都是气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异,所以单独一个气字只好翻音,然后再加注解。当时般若不译成大智慧,用音译也是这个原因。

从前文我们知道了般若是在梵文中大致是大智慧的意思,但又不是能译成大智慧,那么般若智慧肯定也不是普通理解中的大智慧。般若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般若智慧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用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