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上师讲解:持戒波罗蜜多

戒律是生起一切功德的基础。戒律的本质是断恶的心。如果没有断恶的意识,即使不做恶事,也不算持戒。

持戒波罗蜜多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利益众生戒。

(一)摄律仪戒

能调伏身、口、意,使其不造恶业,就是摄律仪戒。

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说妄语、不说离间语、不恶口、不绮语;意就是心,心不贪、嗔、痴,就是摄律仪戒。别解脱戒的内容都属于摄律仪戒。

受戒能使身、口、意的恶业分别解脱,所以叫别解脱戒,有八种:优婆夷戒、优婆塞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学戒、尼学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小乘的八关斋戒也属于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主要能摄伏身、口。比丘的戒律大部分也是身、口上的戒,意上的戒很少。比如说不偷东西,偷东西要用身体,不杀生、不邪淫,都是身戒。再加上不说妄语,这四个根本戒都是身、口的戒,不饮酒也是身的戒。

菩萨戒和密乘戒大部分是调伏意的,也就是心。因为我们的心就像一个篮球一样,各种念头不停地跳来跳去,定不住,所以很难清净。

受持戒律后日日夜夜都会积福报。出家的戒律和在家五戒是众生的戒律,能清净的话,每天都会积福报。菩萨戒和密乘戒是生生世世的戒律,如果能清净的话,生生世世的每一天都会积福报,增长功德。

(二)摄善法戒

誓愿实践一切善法,就叫摄善法戒。

菩萨才有这种摄善法戒,我们凡夫也要跟菩萨学习,功德很大。比如帮忙做义工,帮忙做供养,帮助放生等。

(三)利益众生戒

广为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利益众生戒。

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全都会去做,比如说有人累了,给他提供休息处;有人饿了,给他提供饮食;有人很痛苦,给他一些安慰;帮人治病;给人指路等等。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